世界空手道連盟形列表由2015年1月1日開始,只有在以下正式列表中的形可以比賽。有些形的名字會重複,但不同流派會有所不同。
可以按下連結,了解形的來源及影片
Anan 安南 |
Jion 慈恩 |
Papuren 百步連 |
Anan Dai 安南大 |
Jitte 十手 / 術手 |
Passai 拔塞 |
Annanko 安南公 |
Jyuroku 十六 |
Pinan 1-5 平安 1-5 |
Aoyagi 青柳 |
Kanchin 完戰 |
Rohai 鷺牌 |
Bassai Dai 拔塞大 |
Kanku Dai 觀空大 |
Saifa (Saiha) 碎破 ( 砦破) |
Bassai Sho 拔塞小 |
Kanku Sho 觀空小 |
Sanchin 三戰 |
Chatanyara Kushanku 北谷屋良公相君 |
Kanshu 完周 |
Sanseiru 三十六 |
Chinte 珍手 / 鎮定 |
Kosokun (Kushanku) 公相君 |
Sanseru 三十六 |
Chinto 鎮東 / 鎮党 |
Kosokun (Kushanku) Dai 公相君大 |
Seichin 十戰 |
Enpi 燕飛 |
Kosokun (Kushanku) Sho 公相君小 |
Seienchin 制引戰 / 征遠鎮 |
Fukygata 1-2 普及型1-2 |
Kosokun Shiho 公相君四方 |
Seipai 十八 |
Gankaku 岩鶴 |
Kururunfa 久留頓破 |
Seirui 十六 |
Garyu 卧龍 |
Kusanku 公相君 |
Seisan (Seishan) 十三 |
Gekisai (Geksai) 1-2 擊碎1-2 |
Matsumura Rohai 松村鷺牌 |
Shinpa 心波 |
Gojushiho 五十四步 |
Mattskaze 松風 |
Shinsei 新生 |
Gojushiho Dai 五十四步大 |
Matusumura Bassai 松村拔塞 |
Shisochin 四向戰 |
Gojushiho Sho 五十四步小 |
Meikyo 明鏡 |
Sochin 莊鎮 |
Hakucho 百鳥 |
Myojo 明星 / 明淨 |
Suparinpei 一百零八手 |
Hangetsu 半月 |
Naifanchin (Naihanshin) 1-3 內步進1-3 |
Tekki 1-3 鐵騎1-3 |
Haufa 白鳥 |
Nijushiho 二十四步 |
Tensho 轉掌 |
Heian 1-5 平安 1-5 |
Nipaipo 二十八步 |
Tmorai Bassai 泊拔塞 |
Heiku 黑虎 |
Niseishi 二十四 |
Useishi (Gojushiho) 五十四步 |
Ishimine Bassai 石嶺拔塞 |
Ohan 鷺牌 |
Unsu (Unshu) 雲手 |
Itosu Rohai 1-3 糸洲鷺牌 1-3 |
Pachu 巴球 |
Wankan 王冠 |
Jiin 慈允 / 慈陰 |
Paiku 白虎 |
Wanshu 腕秀 / 汪輯 |
何謂型 ( Kata ) ?
「型」(Kata)乃是將受け、突き、打ち、蹴り的基本技巧,有系統地組織起來。在四面八方假想敵人,按照一定的演武線前進後退或轉身進行演練。每一個動作,皆屬攻防武技的應對。古時,修練空手道乃著重於練「型」,凡此種種的「型」,無不是古代的名人和達人,根據經年累月的修練和在比武中的體驗而創造出來的。
當「型」練至爐火純青的境界,自然可體會出隨時臨機應變的防身技巧。因為「型」具備著可視本身體力勞苦,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單獨練習,不分男女老幼都隨著力量的分配,進行有效地練習。
「型」的練習是沒有止境的,一個人的段位再高,也沒有滿分的可能,沒有窮盡的時候。同樣是練習「型」,初學者,有級位的,有段位的卻表示不同的意義,繼續向前邁進。這就是說,學習了難度複雜的「型」,並不代表自己已有高段者的資格。外人常以所學會的「型」的數目,來評定一個人的技術,但問題不是在「型」數目的多寡,而是以「型」內容做為判斷的依據。
剛柔流之型
現在留下在空手道界的型約有七十多種,各種流派各有不同形態。空手道的「型」從技術特徵上,主要分為兩大類型:
一種是“首里手”與“泊手”,它們大體上以傳習於“糸洲系”的技術,以全身及跳躍運動為基礎,其特徵是快速運動中使用拳和足的技術進行遠距離實戰(以直線動作為主),其主要目的是一擊必殺地擊敗對方。
另一種是“那霸手”,它與糸洲系不同,是以近距離實戰為主,運用擒拿、摔跤等控制對方的技術比較多,以拳為主,以剛猛有力的圓形動作為基礎,重視呼吸法。
而傳承於那霸手的剛柔流「型」,不光是學習技術,也以身體的鍛煉和精神的統一為目的。所以,「型」也可以說是“學習空手道者的自我表現”。
而日本剛柔流的「型」主要分為基本型、普及型及開手型三大類。基本型在於鍛煉適合空手道心身的基礎,開手形以修習攻防技術為目的。(※沖繩剛柔流空手道的型主要分為基本型---三戰、開手型---擊碎、碎破、制引戰、三十六手、十三手、十八手、四向戰、久留頓破、一百零八手、以及閉手型---轉掌)
型 - 演武與實戰
那麼「型」的演武,是不是練習空手道的最高境界?「型」的演武在實戰時有無效用?空手道的所有練習均以實戰為前題,則「型」的演武只是以面對假想敵的各種動作順序演武練而已,既不計較隔距的要素也無視氣勢等問題,何以說「型」的演武在實戰時有效?對於這些疑問,答案是肯定的。
空手道已有千年左右的歷史,所有一切練習動作,均經長久的實戰經驗中創造出來。由基本動作開始,進而攻守二人對練,而甚許多人對練;由單純的受、突、蹴、打等技法,繼而成套的連續攻防動作的演武。將二人或數人對練,有系統地編成合理的「型」,只是為便利自修時的方便。當然,在實戰時不可能像「型」的演練那樣,許多敵人中,循序漸進,照型依次應戰。必須將許多技法活用,隨機應變,才能發揮效果。
「型」不以給他人欣賞為目的,係用於對付敵人。為博得人家的喝采,忘卻空手道真髓的空手技,不管其所表現的技術如何精彩,都不值一提。最近空手道界,類似上述的表現式的空手技不少,他們將空手道的「型」變為體操式,以多記各種形態者為優秀的空手道者。倘若從空手形態中取掉了武道中的魄力和動力,那麼,這種空手道就變成空無一物的‘空’手道,宛如猴子耍皮戲。
空手道的「型」的目的是要養成有基礎的連續技,學習多種形態,不如把一種形態學精了變成為自己的技巧較有利。
任何「型」皆始自防守。這就是「空手無先手」之精神,最直接了當的表現。自古以來,空手道就被稱為君子的武術,乃遭受敵人攻擊,才迫不得已以百鍊成鋼的手腳招架它,必須常以謙讓之心和溫和態度待人的教育。所以,唯有心、技內外兼備,方可說是真正的空手道。
參考‧引用文獻
格鬥空手道﹝鄭旭旭﹞
糸東流空手道﹝陳進虎﹞
空手道速成﹝新象書店﹞
剛柔流空手道教範﹝山口剛玄﹞
空手道﹝中山正敏‧津山克典共著﹞
空手道之秘密﹝半僧道人﹞
精悍的空手道﹝大山倍達﹞
東方格鬥術大觀﹝梁敏滔﹞
空手道競技入門﹝城石尚治﹞
|